- 企业新闻
- 返回首页
元宵 灯火阑珊处的温暖 | ||
发布日期:2025-02-24 | 浏览次数:108次 |
元宵 灯火阑珊处的温暖
随着春节的喜庆气氛渐渐淡去,迎来了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-元宵节,俗话说,十五的月亮十六圆,无论相隔多远,共望一轮明月便是团圆。元宵佳节,团圆时刻,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,不仅照亮了夜空,还有大家心中那份对家深深思念。在这个充满爱与温馨的时刻,陕西秦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员工一起共品元宵、闹元宵,借此表达浓浓的节日祝福,与此同时,也对坚守岗位的员工们表示深深的祝福与感谢!
元宵节是中国春节年俗活动的压轴戏。晚上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,以示庆贺,出门赏月、燃灯放焰、喜猜灯谜、共吃元宵,合家团聚。
一碗元宵一团圆。元宵的圆,寓意团圆,元宵节吃元宵最早记载见于宋代。当时称元宵为“浮圆子”“圆子”“乳糖元子”和“糖元”。从《平园续稿》《岁时广记》《大明一统赋》等史料的记载看,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;地有分南北,人的口味也不一样,在不同的地方,制作“浮圆子”的方式也不尽相同,北方“滚”元宵,南方“包”汤圆。古人有“唯愿在贫家,团圆过朝夕”的句子,团圆,是镌刻在骨子里的一种美好,日日相见,年年相守,生活清简,光阴美好!
一盏花灯一场喜。元宵节,中国民间有“观灯猜谜”的习俗。猜灯谜又叫“打灯谜”,原是乡邻间有人把谜语写在纸签,粘于灯上让人来猜,增加节日趣味的事情,后来有文人收集整理,慢慢形成了一种灯谜文化。谜语悬于灯上,供人猜测,最早始于宋代,成熟于明清时期,承载着悠久的历史,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,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写灯谜的人总是心怀期待,猜灯谜的人也会欢呼雀跃。
正月十五,良宵美景,圆月昭昭,新年的第一个圆月之夜,是为元宵。天上皓月高悬,万家灯火元宵闹,元宵“夹夹”乐,福气“滚滚”来,秦安与大家一起一“夹”俱全,元气“夹”倍,再续浓浓年味!
最后,秦安科技再次祝愿大家元宵节快乐!愿每个人的生活都如同这节日的烟火,璀璨夺目,充满希望。让我们携手同行,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!